蓝白社_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 (第8/17页)



    君主的鼎,臣子怎么能染指呢?大大地失礼。

    于是郑灵公很生气,想安排人干掉公子宋。

    怎料公子宋先下手为强……伙同灵公的儿子,把郑灵公杀了……

    啧啧啧,虽舌尖之欲,放纵它,也会酿就杀身之祸!

    看到这,你们恐怕会感慨,礼崩乐坏啊,动不动就弑君。

    公子宋因为没分到汤喝,就染指君王的鼎,沾着汤嗦手指,太失礼了,这要是放在大清,当场就被砍了。

    然而,公子宋的愤怒在当时是很正常的。

    故意不分汤给他喝,是郑灵公羞辱在先,这对于士族公卿而言,是无法容忍的侮辱。

    如果公子宋没有过激反应,他以后在贵族圈子,就会不受人重视。

    春秋战国,是我国真正的封建时期,跟后来中央集权的假封建不一样。

    那时候的文化是贵族文化。王、诸侯、大夫、士,四种贵族,前三种都有领地,为封建主,士没有土地,但有贵族身份。

    贵族的荣誉、尊严非常重要,不可轻慢。

    春秋以及更早时期的战争,贵族都要参军作战,贵族被俘虏,战胜者必须允许对方以赎金赎回自己。

    按照当时的礼仪,战胜者要送给被俘虏的贵族一块玉。

    玉的价值,根据对方地位不同而给不同价值的玉。

    用意是,如果对方家里交不出赎金,那就可以用这块玉,让对方可以自己赎回自己。

    当然,通常被俘虏的贵族,是不会用这块玉的,哪怕砸锅卖铁,也得把赎金交了,之后整理衣冠,恭谨地再把这块玉还给战胜者,体面地回家。

    这是周礼,可惜只有早期的时候还遵守,春秋中后期就开始很多地方不遵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