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 (第7/17页)

为江芈泄密,楚成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有准备,毫无反抗之力,被强逼着自杀。

    在楚成王临死之前,提了一个要求:“请食熊蹯!”

    就是,我要吃熊掌!

    然而他的儿子,并没有满足他这个要求。

    无奈之下,楚成王带着没能临死吃口熊掌的遗憾,上吊自杀了。

    吃货的绝望啊,杀我不要紧,就不能让我临死吃口熊掌吗?

    哈哈,其实临死前,因为儿子不答应给熊掌吃,楚成王退而求其次,问我死后给我什么谥号。

    商臣直接说:灵。

    这是个贬谥,也就是说,他本来也是叫楚灵王的。

    楚王急了,你熊掌熊掌不给吃,谥号谥号还这么难听,我不自杀了!你有种杀了我。

    为了让他能尽快自杀,商臣只得答应他:好吧,谥号为成。

    于是他就叫楚成王了,没能吃上熊掌,却换得了个美谥。

    说起吃货君王,郑灵公也不甘示弱。

    没错,又是个谥号为灵的……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这就是‘食指大动’的典故。

    公子宋这个人,经常跟人吹嘘,食指会占卜,只要自己食指抖动,那么今天必然能尝到美食。

    果然,很快他们得了消息,楚人献了巨鼋给郑灵公,按照惯例,公卿见者有份。

    郑灵公下令煲了美味的鼋羹,却是分了大头,给大家分了一点点汤喝,并且故意不给公子宋。

    公子宋怒了,走到君王鼎前,伸出那个据说有感应的食指,沾了一下汤汁,放在嘴里吸吮,然后拂袖而去。

    这就是成语‘染指于鼎’。也是染指这个词的起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