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 (第9/17页)
尤其是宋襄公因为仁义和守规矩,而战败差点亡国后,这种礼就彻底没人遵守了。 当然,只是玉这个规矩被简化了,包括一些战场上的规矩消失。 但是贵族的荣誉、尊严依旧没有丢,非战争的礼很多依旧是被遵守着的。后面渐渐丢了这种贵族尊严,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书同文,且融合姓氏所导致的。 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养士三千。 在当时,士作为没有地产收入的贵族,就是只能效力于诸侯,效力于大夫,做门客。 门客又叫食客,俗称蹭饭的。 四君子养那么多士,有一部分会用得上,但很多终生都用不上,吃白饭。 为什么还养着?就是表达礼贤下士,类似于千金买马骨。哪怕没有用的人,他也会养着。 因为士人都太拽了,当时又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国家,所以士人在一个地方不如意,就换个地方,在一个国家不如意,就换个国家。 为了能收留住那些有本事的士人,就必须以礼相待,哪怕有些士人没用,也不能失礼。 比如‘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齐国有个叫冯谖的士子,穷困潦倒,托人来找孟尝君,希望在他家吃饭。 我,士人,你要养我。 孟尝君看他破衣烂衫,随身只有一把剑。得,这是穷到快饿死的那种士人。 士人必须佩剑,哪怕饿死,哪怕把所有东西都卖了,剑也不能卖。 如果有一名士人,没有剑,那么他就不能称自己为士人。 孟尝君就很客气地问他:客何好? 你有什么爱好? 冯谖说:客无好也! 我没什么爱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