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_第120章 汉王爷:建几所书院都不可以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汉王爷:建几所书院都不可以吗? (第3/4页)

此而言实际上是五级。

    通过院试后取得秀才身份,又称为生员、茂才,第一名称之为案首。

    考中秀才的学子便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徭役,可以向县官提出建议等。

    并且秀才相当于“潜力股”,进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退能开设私塾,收受束脩(弟子学费)。

    虽然秀才不至于大富大贵,但凭借这些收入与特权,也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因此考中秀才是读书人科考的第一步。

    而生员便能入县学继续学业,经岁科二考合格后,便准备入省城参加乡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且都在每年的九月进行,因此称为秋闱大考。

    发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所以称乡榜为桂榜。

    乡试的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通过后便取得举人身份,第一名称之为解元。

    学子中举意味着正式摆脱了平民身份,进入了士大夫阶层,举人便具备了去吏部求官的资格,从此进入仕途。

    中了举人后称之为“发解”、“发达”,人称“举人老爷”,与县官相当,地位从此大大不同。

    而且举人永远具有继续赴京参加会试的资格,这就意味着举人老爷们永远都有一步登天的机会,难怪范进中举之后会高兴得疯了。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应天帝都的贡院举行,主考官均是进士出身的副都御史以上的朝堂重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考试在春天,所以称为“春闱大考”,又因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之为杏榜。

    通过会试便是贡士了,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贡士实际上就是进士,殿试不过是为了对他们进行合格的区分,选拔出官员等第,赐给他们一个出身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