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山海经的二点想法 (第5/12页)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同上,‘一曰’之后,我们可以视为夏商周使其的二代普通作者写的,他们看图不知道这个‘帝’是谁,而根据他们那时期的传说,觉得应该是大禹,所以就加了后面那一句。 前面我说了:你们这些二代普通作者写的,我不听我不听。 我不管前半段是不是原初版本,但至少‘一曰’后面,绝对不是原初版本,而是起码夏朝以后了。 不得不说,‘帝命竖亥步’这段话牛逼大了,从东极走到西极,丈量路程,这是上古时期干出来的事? 有专家表示,帝指的是舜帝,命令竖亥用步子丈量全国,从东走到西。 但我想说,他步量的绝对不止全国,而是整个大荒海内外。 乃是从美洲极东,跨越亚欧,量到非洲极西。 很简单,人家步数都写了,算一下呗。 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这对于写山海经的时代而言,完全是个天文数字。 因为假设竖亥一步是四十厘米,他也至少走了二十万公里。 有人说,可能他一步很短,实际没有走这么多里路。 OK,那我们削弱他一波,假设竖亥一步只跨十厘米,他也走了五万公里。 而地球赤道周长也才四万公里。 他到底在步量啥? 倘若他走了弯路,是一条曲折的路线,那么大抵正好就是横跨了所有陆地……从美洲走到亚洲又走到非洲的路程,也就是绕了地球接近一圈。 不能再削了,十厘米什么概念?一根普通的香烟都有十二厘米…… 竖亥哪怕是个侏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