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古代的音律 (第2/5页)
。 “咚~” 音止,一曲奏罢。 “十息已过,止笔,示人!” 四人立即停笔,提起了手上的纸张,先是给两位大乐师看了看,再拿着转向台下的方向,上官萍看到,点了点头,在纸上记录着。 “《云宫散》,六处错误,分别为三节中段,‘少商太宫,正确应该为‘少商少角’,”台上顺势响起了何宫大乐师的话。 这里简单提一下古代的音律,古代主要以五音(七音)十二律为主。 五音就是宫商角(jue)徵(zhi)羽,对应着就是咱们常见的1(do)、2(re)、3(mi)、5(sol)、6(la)五个音阶,注意,没有4(fa),当然,五音还要分阴阳,比如太宫和少宫就分别是阳和阴,可以简单理解为太宫比少宫声音更洪亮。 十二律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听起来很抽象,那么十二律到底是什么呢,这个其实就是古代对一个八度音程之间的频率划分。 什么叫一个八度音程呢,很简单,就是两个音的频率之比为两倍关系就是一个八度,比如一个人说话的频率为800hz,另一个人说话的频率为400hz,那么两个人说话的音调就是隔了一个八度。 为什么非要两倍呢? 因为两倍频率,是人类听觉差异较为明显的最低整数倍。 也就是说,人类听到两倍频率差异的声音,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