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自古得国之正,无出其右者! (第2/4页)
高煦扫了他一眼,继续道:“恂如说的不错,士农工商,乃是国家柱石,缺一不可。” “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工、农、商的发展,同样缺一不可!”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句话你们要铭记于心!”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响彻在三人耳畔。 毕竟这话意思粗浅易懂,没有农业,王朝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经济生活就不活跃。 周忱眼睛一亮,暗自赞叹王爷这话精辟。 夏元吉兀自呢喃了几遍,同样琢磨出了些许味道。 倒是鲁穆鲁铁面,有些不太能接受。 毕竟他从未接触过财政方面的工作,与其纠结汉王爷这话有没有道理,不如继续商讨自己的工作。 “汉王殿下,您刚才说让通政司于各地州府设立分部,还要设置什么‘宣政吏’游走乡野,这方案看似没什么问题,可是……” “可是什么?但说无妨!本王不是在于你商议嘛!” 对于这位刚正不阿的铁面御史,朱高煦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鲁穆也没有迟疑,索性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如此设置官吏,地方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负担!” “而且这样大肆扩编地方官员队伍,仓促之下极易造成某些人投机取巧,给了他们入仕为官的机会,届时只怕我大明将会有前宋的三冗之患啊!” 所谓“三冗”,通俗点讲就是就是“冗兵”、“冗费”、“冗员”。 北宋的军队因为防止军队作乱,所以时长调任主帅,而最高的指挥权则在枢密院的文官手中,又因为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