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3/4页)
人说些小话,倒有几分像在家中上女学时的情境。    在回风院练舞的时光成了这几个女孩被罚没后过得最放松的时刻——当然,所谓轻松,只是指精神,不包括身体。    她们从前都是名门千金,有的甚至被当作宗妇培养,吟诗作画都不是个个精通,更遑论这些声色娱人的把戏?一开始当真是莺莺乱舞全无章法,几日后才有了几分样子。    素娥的姨娘出身卑微,擅长诗词歌舞,知道笼络男人不能光靠板着脸背,悄悄教过她下腰劈马,令她有些歌舞底子。但素娥身处教坊司,哪肯在这上头露头?只一味藏拙,不拖大家后腿便好。    又过得日歌舞便排得有几分样子了,最出类拔萃的竟然是那怜奴,她体态轻盈,舞起来如流风回雪婀娜多姿,正衬得起这小院之名。公孙氏爱才,不但频频赏她吃食,还将她列为领舞,剩下几人俨然全都成了陪衬。    素娥乘休息时隐晦地提点了她一句,她只是垂着头,将手中红花揉碎了扔进水里,低声道:“左右都是身不由己,如何奢求瓦全?”    一时两人痴望着水流,皆是默默无语。只有揉碎的乱红载沉载浮过了院墙,不知漂向了何处。    很快便到了上巳那日,素娥等人被打扮一新,坐着马车到了西山别苑。    西山别苑本是先帝龙潜时的私产,先帝登基后为了显示仁德,特意将其改    成了官员踏青消夏之所。    上巳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蹴鞠、斗鸡、簪花、射柳花样繁复,本朝理学之风日盛,女子以贞静为美,平素难得有机会出门,素娥记忆中唯一一次远游便是上巳节踏春,当时她先是随姨娘去了西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