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节  (第1/6页)
    大家纷纷站了起来,往外走去。    ——    宋朝。    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文官们尤其感兴趣——接不接受是一回事,听不听得懂是另一回事。    要是其他人聊起来的时候,自己答不上来,那可就丢脸了。    王安石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一双眼睛亮得出奇。    他一边看一边认真思考,“他们把没有成年、以往没有犯过事、主动投案……不对,自首的意思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以及认罪认罚,作为减轻判刑的理由。”    “嗯……非要说的是,确实,这几点是可以作为考虑的。”    没有成年的小孩,还不大懂事……    以前没有犯过事和以前犯过事,处罚不一样,能鼓励百姓少犯事。    自首能够减刑的话,鼓励犯案的人主动投案,还有那个坦白,鼓励被抓进监牢的人老老实实交代自己所做的事情。    认罪认罚……嗯……这一点……    苏轼和好友行走在下山的路上。    天幕出现后,他们停下了脚步,席地而坐,观看天幕。    苏轼微笑着说道,“我们到现在也还不知道,她所谓的‘听证’是什么意思。”    好友道,“我们接着看下去就是。”    “说的也是。”苏轼思考着罗学海所说的“针对案件发表你的意见就行”,他的脑海中似是要冒出来什么,却因为信息量不足,而无法形成具象的想法。    他所幸不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