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_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66节 (第2/6页)

到那些对他们来说就像天文数字般的拍卖价格时,全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真是太涨见识了。

    他们这些平日里买菜吃饭几个铜板都要计较的小百姓,别说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过这么多银子。

    拍卖会上动不动就几千两,十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的数目,简直听得人血脉喷张。

    原本看到那些达官贵人如此大手笔花钱,众人应该产生贫富差距酸意的,但由于此次拍卖会的银子,都会给边疆士兵提升待遇花掉,大家心里就没那么酸了。

    说到底,这么多银子可都是用在他们在边疆当兵的儿孙身上,他们酸什么酸?高兴还不及呢。

    当然,百姓们能够如此豁达地想,也有报纸上新闻稿的言辞引导作用。

    文人的笔影响力自古都是非常可怕的,百姓的思想到底怎么走,一篇文章足以左右。

    乔楠当初办报纸目的,就是想掌控舆论,这次刊登众筹拍卖会的事情,他自然也少不了在其中夹带私活。

    因此。

    当百姓们看完报纸后,议论最多的自然是文德帝和李承巍,

    “陛下可真是好陛下啊,为了边疆保家卫国的兵将们,如此劳心劳力的想法子。”

    “这报纸上说,新造纸术成本要低廉很多,以后咱们家孩子上私塾,纸张花费就不用那么多了。”

    “哎呀,报纸上说,那卖了四十万两银子的琉璃镜,原本是大皇子千辛万苦给后君寻找的生辰礼,后君和大皇子为了边疆士兵,竟能忍痛送出如此至宝!”

    “陛下真好,大皇子和甄后君也真好,有这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