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_第22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1) (第2/5页)

也往往是科学的起源。术数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通过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术数在放弃了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并且试图只用自然力解释宇宙的时候,就变成科学。这些自然力是什么,其概念在最初可能很简单、很粗糙,可是在这些概念中却有科学的开端。

    阴阳家对于中国思想的贡献就是如此。这个学派力求对自然物事只用自然力做出积极的解释。所谓积极的,我是指实事求是的。

    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的思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见于阴阳家的著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们所著的《易传》。这两条思想路线看来是彼此独立发展的。下面我们要讲的《洪范》和《月令》,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易传》却相反,阴阳讲了很多,五行则只字未提。可是到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互相混合了。到司马谈的时代已经是如此,所以《史记》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阴阳家。

    《洪范》所讲的五行

    五行通常译为five elements(五种元素)。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做静态的,而应当看做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汉语的“行”字,意指to act(行动),或to 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 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 agents(五种动因)。五行又叫五德,意指five wers(五种能力)。

    “五行”一词曾出现于《书经》的《夏书·甘誓》,传统的说法说它是公元前20世纪的文献。但是《甘誓》是伪书,即使不是伪书,也不能肯定它所说的“五行”,与其他有确凿年代的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