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信手拈来的计算 (第2/5页)
合。 如果话本是个甜美的爱情故事,自己给出一首凄美诀别的伤感诗词。 诗文本身再好也没用。 自己手里的《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好是好,但和《呓语》是不是契合,谁也不知道。 徐年揉了揉太阳xue,开口道, “丛文书局已经把外事任务的等级又提高了,所以报酬自然也提高了不少。” “待会儿我会把《呓语》初稿发下去,谁要是有了灵感写出诗文来,直接交给我。” “丛文书局的期限是二月十五,我的期限最迟在初十之前,实在不行,我只能把这个外事任务,推给竹山其他兄弟楼台了。” 谁都有灵光一闪的时候。 有时大师也搞不定的诗文,某个学徒就能写出一首来。 这种事在书院,并不罕见。 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太白的《登第九楼台》。 新来的学徒,写出一首掀翻了几十个大师的登顶之作。 目前为止,大家对太白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妙手偶得,灵光乍现。 至于能不能写出第二首堪比《登第九楼台》的诗作,众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秦修满和徐年也是如此。 不是不可能,而是太难了。 强求不得。 天时地利人和都要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 徐年此时也只能广撒网了,寄希望于第九楼台所有人的智慧,也许就能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