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_我妻薄情 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65节 (第5/6页)

曾是?同年。

    二人同一年中的进士,晏鸿之?为二甲传胪,入翰林,王尚书二甲三十一,起点还不如他。

    但?晏鸿之?因为李悟的死,愤而辞官,从此没有涉足官场,王尚书却心在社稷,决意留下,继续奋斗,经过数十年的宦海沉浮,终于成?为六部尚书之?一。

    另外,同年的探花是?苏子思。

    他和晏鸿之?的友谊就是?在翰林院结下的,只不过后来也辞官归乡,甚至出?家?,一心思考哲学去了。

    看完杂文集,程丹若就理解为什么王尚书的诗那么豪放,直接“恨谢郎”。因为他看到了谢玄英的美,承认他的美,所以宣扬他的美。

    这就是?“随处体认天理”。

    至于许尚书,没错,他八面玲珑,维持朝廷平衡,正是?证明了他的政治主张:□□!

    而心学提倡的个性解放,完全与此背道而驰。许尚书是?理学派的,并且认为应该抑制心学,重新稳固理学的正统地位,达到君臣和谐治世的美好世界。

    病愈后,照例的读书日,程丹若听晏鸿之?讲完课,问?了他一个问?题。

    “许、王之?争,和两派的理念分歧有关吗?”

    晏鸿之?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感觉。”程丹若说不出?所以然,只有一种模糊的预感,这种直觉来源于历史的大局观,也源自?她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波澜。

    “你身在内宅,对朝廷一无所知,未免空xue来风啊。”晏鸿之?不曾作答,反而抛出?疑问?,“况且,是?真是?假,与你有何干系?”

    程丹若说:“只是?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