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394节 (第4/6页)
?为乌有,就好像当年定国公一?样?。 维持三代,皇帝已经很客气了。 可眼下有一?个长久握兵的机会。定西伯家若不是犯了大蠢,也不过死一?房,其他旁支照样?发展。 靖海侯别提多眼红了。 这才是家族兴亡的长久之计啊。 他在?书房闷了半天,唤人请来自?己的幕僚。 幕僚岁数不小,出身江南士族,只不过屡试不第,幼年寡母幼子备受欺凌,便再也没?有回?乡,投到谢家门下做西席。 一?晃二十几年,靖海侯帮他的儿子做了县令,他却一?直留在?京城,替靖海侯出谋划策。 “镜山,坐。”靖海侯对他十分客气。 幕僚笑着在?圆凳上坐下,问:“东翁可是为贵州一?事踟蹰?” 靖海侯问:“我膝下四?子,三个是镜山启蒙,你说说,我四?个儿子孰优孰劣?” 幕僚进?谢家的头三年,给谢大当老师,因教得好,靖海侯又续弦了,干脆提前让谢二到前院,又教了数年。 谢玄英自?小进?宫,在?家的时候不多,可一?样?要读书,但他念的少,不久之后,幕僚就建议靖海侯带他回?苏州,拜晏鸿之为师。 等到谢四?,不好意思,幕僚已经从私人教师变成了私人参谋,不教书了,可也是自?小看着他长大,对谢家的四?位公子了如指掌。 二十多年主宾,着实不必多客套。 幕僚道:“大公子外粗内细,审时度势,二公子勤勉坚忍,克己守礼,三公子少年英才,非池中物,四?公子跳脱了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