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第一百零九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 (第3/6页)

越连连点头应和道:“是,是。”

    黄好义道:“咱们读书人三十几岁不曾婚配也是有的事,甚至四十几岁了也未成婚也不少呢。真不知如何会选读书这条路,哎,不能提不能提。”

    章越心想这也是,人家大儒邵雍四十五岁才成婚,还是邵雍学生看不下去了,将自己的亲meimei许配给老师当媳妇。

    张都管笑了笑道:“说实话我与虞侯在京二十余年,也见过大户人家,在汴京家资十万贯之家可谓陈街铺路,至于家资百万贯的也不在少数。”

    “若是两位小郎君有意思了,凭你们太学生的身份,百万贯的说不来,但十万贯的亲事还是能说一个的。”

    章越闻言会心一笑,想起了王安石一首诗来‘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章越心想,从榜下捉婿来说,这不就是光明正大的吃软饭么?

    但在宋朝这社会很普遍,嫁妆钱要高于彩礼钱,比如范仲淹的义庄女子出嫁给钱三十贯,男子娶妻才给钱二十贯。

    嫁女儿要远比娶妻难得多,常常是要贴补大量嫁妆的。

    所以很多读书人也有‘不高第不成亲’的说法,很显然之前的何七,黄好义都是如此,都是想将来及第后给自己找一门好亲事。

    这在当时不受诟病,反而是官府民间以及读书人中都十分嘉许的一种行为。

    故而考不中的读书人,三十几岁‘晚婚’的在当时可是真不少。

    对于章越来说,自家不算富裕,自家在浦城算是个家财几百贯的一等户,但到了汴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