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6章晋国的历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晋国的历程 (第7/7页)

 而此时晋献公之子重耳还在逃亡。重耳逃亡期间,路过卫国,饥寒交迫,向一位农夫乞讨,农夫给了他一把黄土,重耳很生气,认为农夫是在戏弄他,随从狐偃则说道:“这是上天要赐给我们土地啊!说明我们复国在望。”重耳意会,随后从农夫手中接过土块,继续前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重耳得到秦国的帮助,秦穆公委派公孙枝率领秦军三千,保护重耳重返晋国。因为重耳早已声名在外,国内拥护者甚多,于是重耳杀死晋怀公,即位,是为晋文公。

    据《国语》记载,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才、修明政务、奖惩分明,是公认的好君主。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安排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政平民阜,财用不匮”。晋文公对晋国的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文公死后,其子晋襄公继位。随后秦晋两国友好关系破灭,晋襄公死后,年幼无知的晋灵公即位。此时,晋国的实力开始下滑。

    随后晋成公、晋景公即位。春秋争霸剑拔弩张,楚庄王成为当时的霸主,齐国不断向晋国发起挑衅,随后两军在鞍决战,晋国打败齐国,将三军编制为六军,这些军队的领军成了以后在晋国专政的六卿,是为三军六卿。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战国时代开始,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君,晋亡。

    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三家分晋。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728.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