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东搞西搞 (第2/5页)
了,现在桓范不再是光杆,他是大司农、把襄城的属下招降之后,得到了数千屯田兵。正好洛阳来人事先把屯田校尉的兵聚集了起来,桓范便得到了屯田兵的兵权。 许昌之役后,众将对秦亮还是比较信服的。 但是秦亮决定直接开到洛阳决战之后,大伙似乎还是有点顾虑,从脸上凝重的神情就看出来了。 前军的决策,自然会派人回淮南报信。但正如攻打许昌的决策一样,前军不可能等王凌回复。 王飞枭就着菜羹、吃着麦饭,便提醒道:“此役事关重大阿。” 他说得没错,胜败干系许多人的全族性命。不用王飞枭提醒,秦亮心里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秦亮还是说道:“等待和进军,其实都是在冒险。有时候想得太多了,反而不是好事。我们不必有杂念,只需盯着战事本身。” 王飞枭点了点头。 秦亮又道:“三叔的一万人马到了,庐江郡的兵屯也只到了大部。我们能打硬仗的实力,几乎都在这里,没有必要再等下去。” 他喝了一口汤,接着说道,“洛阳中外军现在组织有问题,人心不稳,对敌军不利的事、就是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战争论》)。而我军刚经历许昌大捷,士气正盛,时机对我们很有利。” 桓范这次也支持秦亮,或许是因为桓家人快被杀光了,他没有王家那么多顾虑。 他的看法与秦亮差不多,四方都督根本靠不住,主要是那帮人事先没有准备、反应很慢,等待争取到盟友的时间不会短。 桓范只是抱怨道:“占了那么多城,什么东西弄不到,就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