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67节 (第8/9页)
这些年的作为来看,他并不是那种昏君一流的,反而算得是个好皇帝,莫非年纪大了,性情也变了,爱听人说好话了? 不过叶峥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大皇子和太子都大了,朝堂上关于嫡长之争已露明显端倪,若大皇子真的北击羌族一百公里,那可是莫大的战功,皇帝也不可能不嘉奖他,届时若太子没什么拿得出手东西贺寿,大皇子的风头将会一时无两,而太子式微。 这会给嫡长之争带来更多变量。 明光帝此举,应是在保太子吧。 第67章 叶峥他们弘文馆主要是和琴棋诗词古籍打交道的。 文书院和国史院为着太子要着马屁集的事情忙得连轴转的这场热闹并没有刮到弘文馆来,其实主力是文书院,国史院只是提供些帮助。 这事情在立项的时候的确有争议,可一旦落到实际,手上做的和心里想的就不同了。 著书立传是有阿谀奉承之嫌没错,但既然明光帝本人都乐见促成这件事,脑子转不过来弯的到底还是少数。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再清流好了,谁做官不是为着升迁,为了得帝王重用,就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文人sao客都因官场郁郁不得志而写诗作文派遣苦闷,如今现成放着有讨好帝王的机会,为什么不用。 什么你说心里别扭? 得得得赶紧边儿去不为难你,偌大机缘放着我来! 这么着,一开始被嫌弃的差使,慢慢变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举手表示要参与进去。 如今他们几个里头最忙的是周纪明,其次谢元德,叶峥和闵良骏相对清闲,但也说不上特别清闲,以往文书院和国史院的好多工作都分到弘文馆来帮着做了。 叶峥从之前每天专心做一个时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