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品相关 陈抟传 (第16/18页)
传部新闻科长,在新闻事业上多有建树,写过许多反映生活实际和人民群众愿望、呼声的重要新闻作品。他在本职工作之余,又广泛涉猎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对老子、孔子、庄子和唐宋之际的大易学家陈抟都进行了长期锲而不舍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料,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创见。特别是在他离休之后,为撰着这部书,他经常远赴湖北武当山、山西华山、四川青城山等道教名山考察,搜寻陈抟的遗踪圣迹,收集流传在民间的关于陈抟的故事、传说;他又不辞劳苦,奔走北京、南京、上海、合肥等各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查阅、核对资料,广泛搜求,旁征博引,其研讨撰述历程之艰辛万状,难能可贵,令人钦敬!捧读书稿,感到修功军先生对的研究造诣很深,对陈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有全面系统的考量和论述。该书内容新颖,文笔朴实流畅,雅俗共赏;关于陈抟易学、易龙图和内丹养生的内容,修先生不仅进行了重点论述,而且突出其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成为该书的鲜明特点。书中历述陈抟“四辞朝命”,独善其身,致力于创绘易龙图,传承河图、洛书的易学数理精髓,成为华山学派的开山祖师;陈抟注重人体的内修内养,吐纳真气,天人合一,在我国养生性命学领域自成一家,成就卓然;他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博采众长,奠定了宋初以后道学和理学的基础,在我国传统学术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成为自老、庄之后道教的尊师。修功军先生的这部书稿不愧为当代陈抟研究和道家学说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 易经及道家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思维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哲理思维的整体性、辨证性、科学性和广泛久远的实践价值。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着巨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