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_第八十五章争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争论 (第2/4页)

“臣也赞同徐相公所言,陛下承圣人之道,代天牧民,朝廷掌枢要,国富,百姓不一定富,百姓富,国必富,是以,皆由朝廷统制,可合理掌控财富去留,防止商人利害百姓,亏损国家。至于汪相公所言官员改制一事,臣以为,大宋官员积弱百年,是时候借此改制了,否则新政推行必有难处。”

    赵桓倒是对李纲另眼相看了,虽然这由朝廷全部接管的计划经济赵桓是不同意的,但官员改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一事,李纲是说对了。

    真正要做成一件事,不是靠喊口号这么简单,也不是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完了就一定可以做成了,更不是设计好了完美的方案就没事了,这才刚刚开始,执行层面的事情才是最难的。

    北宋的行政效率本就因为官员冗长问题几乎快要瘫痪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想法都是飘在空中的。

    所以官员改制是一定要进行的,这一点赵桓是不允许任何人来挑战的,他如今手握兵权,谁敢在这上面做阻挠,带着谁便杀谁,绝不姑息!

    “王介甫之祸,徐相公、李相公难道忘了?”汪伯彦面露嘲讽道。

    王安石之乱才过去了几十年,连新旧两党的余孽都还在这朝堂上,一旦动了官员改制,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引起大宋官员的动荡,谁敢保证不出大问题?

    李纲正色道“百年积弊,当除之,方可富国强兵,吾等身为宰府,焉能如小官小吏一般前怕狼后怕虎!”

    汪伯彦道“治大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