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25 纷繁 (第4/5页)
三者的经济思想是什么样的。 就斯大林同志的观点来说,这位领袖同志目前显然还对战后苏美英之间的关系抱有一定的幻想,因此,他在制订战后经济方针的时候,确定了短期和长期这两个计划。短期内就是要尽快将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日用品生产,不断降低商品价格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在长期的规划上,则依旧是要沿用战前的方针政策,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而与人们设想的不一样,在经济政策的立场上,秉持温和派观点的,却是一项强硬的日丹诺夫同志,他认为战后联盟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将是整体趋向缓和的,战前那种联盟与西方国家剑拔弩张的局面将不会再出现,因此,联盟应该将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从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转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形势。 至于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则是马林科夫同志和他的盟友贝利亚同志。马林科夫同志在之前的中央全会上,用四个加强表明了他的立场,即“必须首先加强我们的力量,加强我们的武力,加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我们光荣的红军和海军”。至贝利亚同志,则是直接抨击日丹诺夫,指出对方那种认为加强军事经济力量已经过时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在这里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作为斯大林同志的忠实追随者,同时,也是党内一向立场不明确的代表人物,莫洛托夫,他在此次中央全会上,也明确表示了他对马林科夫与贝利亚的支持。另外,就是在政治局内排名比较靠后,正在主管贸易工作的米高扬,也第一次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对马林科夫与贝利亚表示了支持。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对啦,只有退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