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定策神眷 (第5/6页)
调的事务,逐渐多了起来。随着领地规模的扩大,一些领地事务,再不是某一司,甚至是某一署,就能够解决的。 比如,现在正在讨论的“关于建设廉州郡道路网”一事,就至少涉及到建设司、审计司以及四海钱庄三个主要部门。 建设司负责道路规划设计,审计司负责对工程预算进行审核,四海钱庄负责资金划拨以及财政转移支付。 除了三个主要部门,其他各司也都或多或少地牵扯其中。比如,官道沿线驿站的设置,就牵涉到文教司和治安司。 除此之外,官道沿线的府衙、县衙,也都统统牵涉其中。 更不用说,还有沿线数以百计的定居点。道路从哪个定居点经过,不从哪个定居点经过,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其中事务之复杂,早已不是镇县时期,能够想象的到的。 这在考验各司的同时,对三位署长,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好在无论是范仲淹,还是田文镜,都是巨擘级的大员,倒还能驾轻就熟。 正是因为事务复杂,其中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 议政之时,欧阳朔大部分时间,都是做一个倾听者,轻易不会表态。 而这,正是政议的第二个变化。 欧阳朔,逐渐完成了角色的转变。 开始从一个参与者,变成纯粹的决策者。 除非涉及到领地重大战略,一般情况下,欧阳朔都会让各司署拿出处理意见或者明确的方案,而不会再去主动指导各司署的工作。 如此一来,三位署长的权力,就得到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