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再入大梁 (第2/5页)
为不可胜。以此筹之,先生必有良策。” 车右先生先背了段书,道:“‘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信陵君计能出此,所谓善战者也。唯‘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守不足,何事不足?粮秣军需也。若粮秣军需不继,何能守之,而待敌之可胜?故信陵君之计成与不成,其在粮秣乎!南关残破之余,粮秣难继;华阳,韩之边邑,虽有积粮,恐难言充足。成败利钝,其在大梁乎!南关、华阳,距大梁二三百里,城南有警,需绕城北,尤得重兵护卫。兵法十一至。何能久持?必不支矣。” 芒申道:“秦人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此疲兵也。若急击之,得无胜乎?” 车右先生道:“公子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虽百里而争利,然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虽千里而不劳,何况百里。急击非计也。” 芒申道:“急击非计,缓难持久,奈何?” 车右先生道:“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误之。既疲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乃其计也。” 芒申道:“公子听之欤?” 车右先生道:“此计用与晋大夫议得之。欲报公子,公子止之,乃命大夫代行将军令——是委全军于大夫也。必得行也。” 芒申道:“诚若是,则破秦必矣。大梁何为?” 车右先生道:“但亟肄之一也。王欲段子干建功,将军以偏师扰秦,少建功业,即归于段子,必能成矣。现城外二军:信陵君、寅公子;城内一军,即是三军。日以一军扰之,秦必乱,事必成,而功必立。” 芒申道:“如是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