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穿越唐朝当相师_第一百七十三章:狐妖夜半苦读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狐妖夜半苦读书 (第3/4页)

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各地纷纷广建学校,中原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

    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经考试方面仍然困难。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开助佛反儒。

    601年,隋文帝认为学校多而不精,故下令废除所有学校,只保存京师国子学,名额限七十人。

    李绩念及当下痒序之状,内心不由得叹息连连。

    太学既然如此,那些私学的处境更是举步维艰。

    “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之鼎盛之状,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恢复?先生是不是在臆想。门阀世族长期占据最好的教育资源,当今圣上不是不知道?我想,先生最好能以皇家殿下的身份,上书圣上,看看可否改变。”

    改变?一句话就能办到的吗?如今求学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乡村很多青年都去当了绿林好汉。不是他们愿意,只是贫富差距,使受教育的门槛不断加高。

    城乡的差异,在痒序之状上,已是天壤之别。东都的太学,已经变成富人的天堂。乡村的私学更是门可罗雀,整个东胜神州,私学与官学都不景气。

    当今圣上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可是,政令不出东都,江都行宫鞭长莫及。

    “这种状况会改变的。教育为本,帝国之主不会不闻不问。”李绩安慰道。

    “我们也打听过,靖王熟读经典,想必对痒序重建有考虑。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一切还得照常进行,这是靖王府的后院,我们暂借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