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艰难的抉择 (第2/4页)
攻打,直接杀往长安。 圣上就是回来,最根本的地方已经失去。 您占据险地御敌,近可战,退可守,这不失为一个中策。 当时的杨玄感没有听从李艾的建议,恰恰选择了李艾的下策。 李艾的下策就是攻打东都。 您如果想图取近处,直接攻打东都,一鼓作气杀入洛阳,也足以号令四方。 李艾接着分析说,您能保证封锁住消息吗? 只要你一行动,那个不愿意接受你任命的河内主薄唐祎,早已把消息透露出去了。 东都早有防范,如果我们领兵前去攻打,势必会拖延时间。 如果三个月没能攻下,天下兵马就会从四面围聚,那时我们的大势就去了。 李艾每每想到此,心头就像堵着一块铁石。 杨玄感急于冒进,他反倒认为下策就是上策。 他的意思很明朗,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我如果攻下东都就是先声夺人,必定不寒而栗。 他认为冒险攻打冀州,恐怕是孤注一掷,改图关中,路途又太过遥远。 而且我经过的郡县却不攻打,如何能显示我们的威风呢?我不愿意走这两条路。 杨玄感没有听从李艾的建议,竟然率军奔向洛阳。 他先攻取河内,就如李艾预料的那样,唐祎已经入城拒守。 他安排快马飞报东都留守越王杨侗。 李艾扼腕长叹,杨玄感不听自己的计谋,听信jianian人,最后兵败被杀,祸及九族。 炀帝将杨玄感的首级悬挂在行宫示众,并将他的尸体抛在东都街市暴晒三天,随后又割rou投入火中,烧成灰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