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善名 (第3/4页)
“赔钱肯定是赔钱的,但是先生说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他对钱不感兴趣,只要对百姓有好处的事,就算赔钱也要做下去。” 伙计直接开始煽情了:“其实不瞒大家说,我们金川商会卖香皂赚的钱,不少都贴到盐厂了。” 矿盐有毒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金锋交代暂时不要透露精盐是矿盐做的。 等到以后百姓接受了精盐,再说不迟。 “金先生真是咱们整个金川的大恩人呐!” “我等下回去,一定要再给金先生的牌位磕个头!” 大康的百姓很淳朴,也被盐商折磨了太久,不少人听到伙计这么说,感动得当场抹起了眼泪。 庆慕岚带领的剿匪队,最先动手的五个县府,都是广元郡的。 剿匪队打得是镇远镖局和金锋的旗号,所以如今周边几个县的百姓也对金锋感激不已。 同样的一幕,接下来的几天,在广元各个县府上演。 然后随着地推开始,又传遍每个村落。 有了盐就有了力气干活,现在百姓都称呼西河湾精盐为“十文盐”,有人叫“救命盐”。 金锋的声望在广元各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制盐厂经过最初的磨合期,也转入了平稳发展模式,金锋又盯了几天,就把制盐厂交给了唐冬冬培养出来的一个车间主任,然后带着亲卫队返回西河湾。 如今的西河湾,一天一个样子,金锋只是在双驼峰待了不到一个月,进村的路上就又多了好几排整齐的砖瓦房。 西河湾和关家村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