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祥瑞祸端,头悬利剑 (第5/10页)
如果说关中赈灾使得许奕养出了上位者的威严。 那么这一月有余的勤学苦练,则使许奕养出了大将之风。 不同于前世赵括的纸上谈兵。 许奕虽同样未曾亲临战场过,但其却有着整整两万一千兵马。 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当许奕于兵道一途遇到困惑时,总会第一时间奔赴沮阳城外的王大营。 有着两万一千兵马的许奕,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重现卷宗之上那万人规模的战场实景。 且重现出来的场景并非如卷宗上那冰冷的文字般一成不变。 原陷阵营两大校尉--辛思玄、屈宝田二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始终扮演着匈奴敌将的身份。 在不知历经了多少次惨败后,凭借着过目不忘本领的许奕现如今已然能在辛思玄与屈宝田的围攻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而那一万九千名王大营新卒,在这一个多月近乎残酷与血腥的实战演练中,亦是在不断地突飞勐进。 其虽说是实战演练。 但重在实战、而非演练! 除马蹄裹棉,铁质兵器替换成了木质兵器外。 余者与真实战场并无区别。 战马冲击下的木质长枪、长刀,砍在身上依旧会痛。 木质箭失自天空而落,射在身上时疼痛感并未因箭簇为木质而减轻多少。 自战马跌落后,若来不及逃跑,不幸被裹了棉花的马蹄践踏后依旧有丧命的风险。 在长达一月有余的‘实战’演练中,身受重伤甚至于直接丧命的士卒便多达二百余人。 可见此实战演练之血腥与残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