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立志传_第八十七章 举孝廉(呼唤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举孝廉(呼唤月票) (第4/5页)

,自己还真是远远不及。

    孝廉,这是汉代实行的选拔人材的察举制度,不管在什么时候,成被荐为孝廉的人,都能受无数人的瞩目,名士公卿多出于此。更何况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纷扰,察举制度几近崩坏,被荐为孝廉者少之又少,至刘焉入主益州以来至今,荐孝廉八十一人,得天子授者仅寥寥十数人,皆是益州大世家的骄骄者,可以想见其难度,而这一次,竟然是益州数郡共荐一人,若能得天子授,那么,江阳陈氏,这个在益州算不上什么的小世家,定然因陈祗之名而盛,说天下皆知其名亦不为过。

    --------------------

    “表哥,你到底几岁啊?”花蛮儿瞪着她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凑上了前来,看着陈祗,似乎想看清楚这位表哥是不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假扮的,因为按汉律,举孝廉者,需四十岁方可。这到不是花蛮儿吃惊的理由,而是搞不明白,一个顶多大自己一岁多的汉家表哥,倒底有什么本事,能做出这么些惊人的事迹来。相比起来,不论是自己,又或者是自己的弟弟,以前在部族里所做的一切,怕是连这汉家表哥所做的半分都不及。

    “祗如今十五岁过半,再过数月,便满十六,可加冠了。”陈祗笑着答道,这样的问题,可不止花蛮儿一人问过。看到陈祗如此,李氏不由得摇头微叹道:“看来,老身还是小看了你这侄孙了,年纪轻轻,便有此成就,日后,呵呵……怕是建宁李氏,也都要多多仰仗于你这位姻亲了。”

    “姨祖母谬赞了,侄孙自己知道自已有几斤几两,靠的不过是姐夫家姐,还有叔公之教导,还有先祖之恩荫,诸位亲朋佳友之恩助,要不然,凭我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